1931年9月18日夜,在日本关东军安排下,铁道“守备队”炸毁沈阳柳条湖附近的南满铁路路轨(沙俄修建,后被日本所占),并栽赃嫁祸于中国军队。日军以此为借口,炮轰沈阳北大营,是为“九一八事变”。当防空警报在城市上空呜咽响起,当青春迷彩与红色记忆交相辉映,在 “9・18” 事变纪念日这个承载着民族伤痛与奋进力量的特殊时刻,安徽扬子职业技术学院学工部紧扣新生军训育人契机,组织全体大一新生开展集体默哀活动,以庄重仪式缅怀革命先烈、传承红色基因,引导青年学子在历史回响中厚植家国情怀,在军训淬炼中坚定理想信念。
上午九点十八分,随着急促而低沉的防空警报划破校园上空,安徽扬子职业技术学院的军训操场上瞬间陷入肃穆。身着整齐迷彩服的大一新生们迅速调整站姿,褪去了训练中的活泼,取而代之的是对历史的敬畏与对先烈的追思。他们昂首挺胸,目光坚毅,以标准的军姿静立,胸前的校徽在阳光下熠熠生辉,与脸上的严肃神情共同勾勒出新时代青年的责任担当。学工部教师与军训教官们并肩而立,与新生一同面向历史、致敬先烈,整个操场只有警报声在回荡,每一秒的静默都饱含着对那段屈辱历史的深刻铭记,对无数革命先辈的深切缅怀。
“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也是最好的清醒剂。” 在默哀仪式结束后,军训教官结合 “9・18” 事变的历史背景,为新生们讲述了那段山河破碎、救亡图存的艰难岁月,从东北抗联的浴血奋战到全国人民的同仇敌忾,一个个鲜活的历史故事让新生们深刻感受到 “落后就要挨打” 的惨痛教训,也更加明白如今和平生活的来之不易。学工部老师则勉励同学们,要将军训中的纪律意识、拼搏精神与铭记历史、爱国奉献的情怀紧密结合,把对先烈的缅怀转化为努力学习、锤炼本领的动力,以青春之我、奋斗之我,为强国建设、民族复兴贡献力量。
此次 “9・18” 集体默哀活动,是安徽扬子职业技术学院将爱国主义教育与新生军训工作深度融合的生动实践。不同于传统的理论宣讲,这场在军训操场上开展的沉浸式教育,让新生们在庄重的仪式感中触摸历史温度,在与先烈的 “隔空对话” 中凝聚精神力量。活动结束后,新生们纷纷表示深受触动,“以前在课本上学习‘9・18’事变,更多是了解历史事件,而今天穿着迷彩服参加默哀,听着教官讲历史,那种对国家、对民族的责任感变得特别强烈。”“今后我会更加珍惜现在的学习机会,努力掌握专业技能,将来用实际行动报效祖国。”铭记历史不是为了延续仇恨,而是为了更好地开创未来。安徽扬子职业技术学院始终将爱国主义教育作为立德树人的重要抓手,此次借助 “9・18” 事变纪念日与新生军训的双重契机,以集体默哀活动为载体,让红色基因在青春校园中代代相传,让家国情怀在新生心中深深扎根。未来,学校还将持续创新爱国主义教育形式,通过红色主题班会、革命精神宣讲、红色基地研学等多样化活动,引导广大青年学子在铭记历史中坚定信仰,在传承精神中勇担使命,成长为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的新时代好青年。